穿过星星峡,便进入了新疆东部门户哈密。这座丝绸之路重镇,今天已成为戈壁新城。记者来到哈密时,恰逢耗资80万元的哈密王陵维修工程竣工剪彩仪式举行,记者有幸躬逢其盛。
走进位于哈密市西的哈密王陵,庭院中矗立着一座修葺一新的伊斯兰建筑:穹窿顶上覆绿琉璃瓦,通体包有白地蓝花瓷砖,四角圆柱耸立,在蓝天丽日的映照下显得挺拔高峻、庄严圣洁,这就是始建于1838年的七世哈密王伯锡尔、八世哈密王卖合莫特的陵墓。在这座墓南侧,有二座比肩而立的木构亭阁,一为八角攒尖顶,一为穹窿顶,而内部则均为维吾尔式穹窿形拱拜,这二座融汉、蒙、伊斯兰风格于一体,颇具特色的建筑,是九世哈密王沙莫胡索特和末代哈密王聂孜尔的陵墓。
始封于1697年的哈密王朝,历234年,共传九世,始终对清王朝忠心不贰,竭力支持清政府反对分裂、维护国家统一的斗争。一世哈密王额贝都拉于1696年配合清军,痛击猖獗一时的准噶尔蒙古叛军,擒拿了准酋噶尔丹之子,献俘清营,被康熙皇帝封为“哈密回部札萨克一等达尔汗”。四世哈密王玉素卜多次率兵与清军并肩战斗,在1755年进行的平定准噶尔之役中,参与了生擒准酋达瓦齐的格登山之战;1758年又参与了清军平定南疆大小和卓木之乱,以功晋封为郡王衔多罗贝勒,并图影于紫光阁。七世哈密王伯锡尔不仅因在清军平定张格尔的叛乱中“备办车辆、供送军差”有功,被正式册封为郡王;而且在同治年间阿古柏之乱中,不愿附逆,不屈而死,清政府拨银二万两为伯锡尔修陵。历代哈密王为维护祖国统一作出的贡献百年传颂。
无独有偶,记者在距哈密市西400多公里的吐鲁番市东南一处开阔的台地上,见到一座高耸的圆筒形纪念塔,这座据说出自维吾尔族建筑大师伊布拉音之手的伊斯兰式塔,全由砖砌成,上面有几十种几何形图案,这就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——额敏塔(苏公塔)。
吐鲁番郡王额敏和卓也曾多次配合清军,参加平定准噶尔和大小和卓木叛乱的战役,并出任参赞大臣,为此,多次受乾隆皇帝封赏,由辅国公、镇国公、贝子、多罗郡王,一直晋升为吐鲁番郡王。额敏和其子苏来曼为表达对清政府的忠诚和对真主的虔敬,建造了这座塔,自1777年至今,已历200余年,仍然完好如新,成为火州一大胜景。近年,吐鲁番政府耗资500多万元,迁走了额敏塔附近的工厂、居民,并炸掉了旁边有碍景观的烟筒,修建了喷泉、绿地,使额敏塔四周景色焕然一新。
今天,哈密王陵与额敏塔都已成为维吾尔人民维护祖国统一的历史见证。